青聪泉的博客

——用爱和智慧开启孤独的心灵,让生命更多彩

让“好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余梦玲老师

 时间的尺度是有限的,这局限了延伸我们生命的长度;时间的刻度是均衡的,这警示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微小的时间单位。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值内创造无限的可能,就需要我们学会分拨绝大部分的时间来练习好的行为。

 

来自美国的治疗师——孙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铭记于今,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一个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表现良好,那他出现不良行为的时间就所剩无几。

 

四月,由于嘉定送教项目课程做出了调整,所以认识了一个新的孩子,12岁,从家人的陈述中得知之前的诊断疑似脑瘫,在青聪泉评估出来的发展年龄也比较低。可是只要看到他,就会发现他的眼神非常好,与人可以进行对视。第一次接触他之后,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已经习惯了表现不好的孩子,他已经把躺地、大声尖叫、拍打别人、抓旁人头发等不正确的行为当成了一种沟通模式。他的大脑里储存的成功经验告诉他,“只有通过这种行为,才会有人来注意到我”。

 

在小组课上,当他邻座的同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就会眼疾手快地推倒同桌的椅子,过后立即看看老师的反应;或者趁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会看着老师同时用手抓旁人的头发,抑或拍打旁人;经过分析,判断出他的行为功能为寻求关注,也许起初他只怀有这一个目的,然而,当此类行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演变为一种行为模式。对此,我们想出了相对应的处理方式,当他在课堂上出现此功能性的行为,第一步先忽视,随即便把他的座位进行调整,增加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接着是预防行为的发生,当不好的行为出现之前老师给予大量的关注。结果,他在课堂上推椅子的行为基本上没能得逞,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他忘记这个行为, 直至消退。学习正确的寻求关注的方法。

 

其次,在个训课上,他最多的举动就是乐此不疲地扔各种东西,打乱各种东西(比如:把篮子打翻),只要附近有唾手可得的东西,都能被他当做工具,当学习的过程稍有停顿,他就想着要做点事,但这个事对他的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剥夺了他本可以用在学习上的注意力。对于不知道行为对错的他,甚至可以把这种行为当作一种娱乐方式。分析得出这种行为的功能是逃避无聊。于是,我做的第一个调整就是加快上课的节奏,第二个就是不在附近放置过多与教学无关的的东西,最后就是一旦他安静地坐坐好,就给予表扬及强化物。

 

因此,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孩子习惯表现好的行为。首先在孩子萌发问题行为之时,我们就要对这个行为发生的环境做出改变,比如远离其他的学生,或者把一些无意义的物件转移,从而把这个行为阻断,达到预防的目的。其次就要细心观察到孩子某一个做得较好的一个方面,通过强化增加这个好行为发生的次数,那么问题行为发生的次数就会相应地降低。当好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孩子就会收获更多的进步与肯定。


添加日期: 2017/6/22   浏览量: 3890   来源: 默认     转播QQ微博

昵   称:
内   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