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机构动态 > 2025年青聪泉ECTA扩大性沟通理论与实践讲座圆满成功
机构动态
2025年青聪泉ECTA扩大性沟通理论与实践讲座圆满成功
2025年7月19日-20日,由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主办,台湾宇宁身心诊所协办的《“ECTA助力自立之路”2025青聪泉ECTA扩大性沟通理论与实践讲座》在上海市延安中学隆重举办。
特别鸣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的爱心赞助,感谢上海市延安中学对活动场地的支持,为我们的讲座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DAY 1
本次讲座,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来自台湾宇宁身心诊所的ECTA联合创始人-心理治疗师许美云老师以及她的学员,目前就读台大二年级的陈谊和他的妈妈来到现场,为上海的家长老师们分享ECTA扩大性沟通的原理和台湾的成功案例,同时也邀请到美国的孙幼菊老师来介绍美国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现状和国外的体制。
早上9点,“ECTA助力自立之路”2025青聪泉ECTA扩大性沟通理论与实践讲座正式开幕。
开幕式 · 治疗师&家长代表发言
青聪泉的家委及教师代表共21人进行了感人至深的分享,家长们由衷体会到,ECTA恰似一座连通亲子心灵的桥梁,透过这座桥梁聆听到星宝们的心声,感受到他们同样聪慧有爱,让家长们能以平和心态给予孩子更多接纳与信任。ECTA不仅疗愈了孩子,更抚慰了家长,这正是一场温暖的双向治愈。
许美云老师讲课
在许美云老师的授课中,她分享了ECTA的探索历程。许老师从诊断书中"多数视为智能障碍"的评语出发,结合临床教学中对"教养失常""情感缺失"标签的质疑,展开了持续探索,主要围绕:1.自闭症表现的差异性;2.孩子对不同课程的迥异反应;3.通过活动建立亲子联结、突破沟通障碍。她指出星宝易焦虑,而沟通能稳定情绪,唯有疗愈过往创伤,才能发现孩子独特的聪慧。她强调这是贯穿人生3/4时长的长期治疗,需要家庭、医疗、社区协同支持,帮助星宝发挥所长、建立自信。最后她重申ECTA本质是"扩大性沟通+心理治疗",并特别指出情绪管理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孙幼菊老师讲课
在孙老师的专题讲座中,她系统剖析了美国大龄自闭症群体的现状及支持体系,重点分享了四大核心服务模块:1.社区日间服务——针对18-22岁轻度自闭症者(ABP)提供职业培训、社交训练等自立支持;对重度者(ADC)则侧重生活自理能力培养;2.社区融合计划——整合基础医疗、心理健康及行为干预服务;3.阶梯式居住支持——涵盖支持性居住、团体之家及家庭托养三种模式;4.多元化就业路径——通过支持性就业、职业培训、庇护工场等渠道提升社会参与度。这一立体化支持网络有效拓展了美国大龄自闭症者的发展空间。
陈谊的成长故事
下午的讲座,由陈谊妈妈和大家分享中重度无口语的孤独症青年陈谊的成长故事。陈谊从二岁开始做早疗,缓读上小学,念过特教班。在遇到许老师学会打字沟通后,他开始把心里的感受打出来,并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章,获得了各种文学奖项。这是陈谊时隔两年后第二次来到上海和青聪泉的家长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他通过键盘打字现场回答了家长们的问题,再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DAY 2
7月20日上午,讲座继续在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进行。
第二日的讲座内容围绕自闭症儿童教育与成长,系统阐述了通过ECTA理念与实践,帮助孩子实现从自闭到自信转变,并介绍了从幼儿到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同时邀请了多名在校的学员现场展示ECTA沟通,为展示学校教学成果及推广ECTA提供了相当亮眼的演示。
8年来,青聪泉通过引进并践行来自中国台湾的许美云老师所带来的ECTA,帮助自闭症孩子打开沟通之门,发掘其内在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孩子从情绪失控、无法沟通,成长为能稳定情绪、表达自我、参与学习与社会活动的个体。
青聪泉创始人陈洁校长指出,ECTA与ABA等传统疗法的创新融合,为自闭症教育开辟了新路径。她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像为盲人揭开眼纱,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闭症的全貌。"陈校长强调,特殊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实现"老有所依"的人生保障。"教育不是追求世俗成功,而是让孩子在父母老去后仍能尊严生活。"为此,青聪泉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职业技能培养的完整支持体系。
现场展示的学生进步案例表明,ECTA融合教育在改善行为习惯、提升社交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在就业支持方面,青聪泉已探索出电商直播、文创产品等多元就业模式,并成立青耀未来科技公司,推动大龄学员"半工半读"计划。
尽管面临资源不足等挑战,陈校长表示:"我们将坚守使命,持续为自闭症群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青聪泉的创新实践,正在为特殊教育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青聪泉总院幼儿部晏院长的汇报展示了幼儿部学龄前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她强调,幼儿期是奠定发展基础的关键阶段,教育需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从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到情绪管理逐步建构能力体系。通过科学的学前教育,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生活技能和卫生习惯,更培养了抗挫折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小学阶段的过渡提供了坚实保障。晏院长特别演示了治疗师运用ECTA技术帮助儿童情绪表达、建立自信及改善亲子互动的过程,指出家校协同对个体化教育的重要性。她呼吁家长避免横向比较,应重视每个孩子的独特发展轨迹,并向大家介绍了由青聪泉教学团队编撰的《学前教育指导手册(第二版)》。
SchoolStar程婕校长系统阐述了小学部的"五维一体"教育体系,围绕品德修养、体质发展、知识学习、生活技能、兴趣培养五大核心领域构建课程框架。小学部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开设27门特色课程,采用1:3师生配比,创新融合小组协作与个性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注重与幼儿部的无缝衔接,重点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功能性沟通技巧、社区融入及职业基础技能三大核心素养。学校通过特色活动矩阵实现阶梯式育人目标,同时着力培育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程婕校长特别强调"五好"育人路径的递进性:从生活自理的"好帮手",到家庭参与的"好家人",最终成长为具有公民意识的"好公民",形成完整的人格发展闭环。
小讲师展示
接下来,由诺一、籽轩、紫涵、德骏、子琛五位青聪泉ECTA学员家长依次带领孩子上台,展示ECTA沟通以及学员在青聪泉的学习成果。
嘉定分院诺一妈妈分享了七年陪伴自闭症儿子的心路历程。在尝试多种干预方法效果不佳后,来到青聪泉的诺一实现了惊人蜕变: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学会轮滑、参与家务,甚至创作诗歌。通过ECTA建立信任关系后,诺一的情绪问题和沟通能力显著改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
总院幼儿部籽轩妈妈讲述了籽轩进入青聪泉三年半的成长故事。从被多家幼儿园拒收,到在青聪泉学会儿歌、唐诗,掌握三位数运算。每天三小时通勤的坚持换来孩子情绪管理、自理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ECTA,籽轩学会了感恩父母,家庭情感更加紧密。
SS一一班紫涵同学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从使用字卡到快速掌握键盘沟通,这个曾被诊断为中重度自闭症,辗转多家机构才寻到青聪泉的女孩,通过ECTA治疗学会了表达感受和需求,情绪控制和沟通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甚至主动与妈妈交流,表达对妈妈的理解和关爱。紫涵的进步让家人重拾希望。
三一班德骏妈妈分享了孩子来到青聪泉后,从情绪失控到自信开朗的蜕变。通过ECTA键盘沟通发现德骏尖叫背后的真实需求,并教会他正确表达方式。曾经固执任性的他,如今能打字表达:"故意尖叫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在家校协同持续的爱与鼓励下,德骏不仅控制住了脾气,尖叫频率从频繁到消失,家庭氛围也由压抑转为温馨。
七一班子琛妈妈讲述了一个敏感男孩的蜕变故事。在普校时,看似能歌善言的他,内心却因表达障碍而深陷"苦海挣扎"。通过ECTA的引导,子琛不仅克服了看牙、理发等生活难题,更在音乐中找到自信。从夏令营的偶然展现到自闭症日舞台的完美绽放,这个追求完美的男孩用纯净嗓音证明了自己。从抗拒转学到爱上青聪泉,子琛用打字表达心声:"这里让我找到价值,爱能胜过一切"。
五位小讲师克服了紧张焦虑,稳定自信的在台上展现了自己,得到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团体沟通课
接下来的团体沟通课上,陈老师带领台上台下一共30位小讲师和陈谊哥哥一起进行了互动。
Q1、你们要向陈谊哥哥学习什么?
紫涵:哥哥的文采是我所仰望的,妈妈昨晚滔滔不绝的讲说让我追梦。
子琛:学习情绪稳定,发挥自信,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
籽轩:学好情绪,知识丰富。
诺一:我学习哥哥大气稳重。
德骏:不攀比,你淡定,积极喜欢正向。
Q2、你们有什么想对地球人说的?
紫涵:我们虽然是自闭症的孩子,但请你们相信我们是善良的,阳光的,坚强的,请相信我们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融入社会。
子琛:想要大家理解我们,我们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华,等着大家去发现。
籽轩:当平常人看待,我们一样优秀。
诺一:我们很优秀,需要被认可,我是可以做到的,我要机会。
德骏:你们努力相信德骏,人才不能埋没。
台下的小讲师们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陈谊哥哥的从容、坚韧、励志和修养都是他们渴望汲取的力量。当被问及想对地球人说什么时,孩子们纯真的话语直击心灵:
• "理解我们的痛苦"(启菡)
• "我们不是傻子"(多多)
• "星星其实并不遥远"(沐沅)
• "也许有一天地球要靠我们拯救"(小阳)
这些话语背后,是一个个渴望被看见的灵魂在呐喊。他们用稚嫩却坚定的笔触,写下对平等的渴望:想要被温柔以待,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想要一个不被轻视的未来。
陈谊哥哥的回应温暖而深刻:
1、你想鼓励弟弟妹妹什么?
大家好,我希望多跟大家交流,我想跟家长们先说一声:辛苦了,再跟孩子们说,相信自己做到位,其实不难,抬头看一下父母关爱的眼神及身影,你就会克制自己了。
2、你想有什么对地球人说的?
我想让更多不了解我们的人,了解我们并不是听不懂,一直重复的话,而是地球人对自己太自信,只愿意眼睛看到的,而忘记用心感受,我们就是感受力太强,爱太多了。
这场特殊的对话中,每个字符都在诉说着同样的主题:被理解、被尊重、被平等对待。我们仿佛已经看见,这些星星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照亮这个世界。
分组讨论
在热烈的分组互动环节中,会场化作了三个温暖的"星星驿站"。家长和特教老师们与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平等的心灵对话。每个孩子都格外认真地回应着每一个问题,他们深知,此刻自己不仅是在表达自我,更是在为千万个尚未被听见的"星星伙伴"发声。键盘敲击声中,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这些孩子不仅实现了自我突破,更渴望将这份希望传递给更多星星家庭。
现场讨论的一些问题:
Q:对于低龄孩子如何教导拼音,如何开启自己的沟通?
思源:认识,我会自己记每个字母在键盘的地方,要记,积累,爱心鼓励就会了。
Q: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你拒绝沟通,什么样的情况你会愿意沟通?
陈谊:我拒绝沟通的对象,是只愿意相信眼睛看到的幼稚人也相对的是心胸还没打开的人。
Q:当自己情绪波动时,你觉得你爱的人能如何帮到你?
慢之:等我慢慢冷静别么紧张别离开我,抱抱我别说话骂我。
Q: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和我聊?
紫涵: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们有信心,同理我们平等的态度,不要强硬高高在上
每个回答都是自闭症群体最真实的声音,告诉大家他们情绪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既有适应过程中的挣扎与突破,也有对尊重和理解的深切渴望。
听众分享
活动接近尾声时,三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依次登台,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
第一位妈妈为了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几乎考察了全市所有的特教机构,在普通小学、民办学校和辅读学校之间反复权衡。直到亲眼见证青聪泉的孩子们通过键盘流畅表达思想,她终于找到了答案,决定让孩子在这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第二位妈妈回忆起孩子在普通小学被孤立在教室角落、终日只能摆弄积木的经历,她的眼中仍会闪过一丝痛楚。而来到青聪泉后,孩子不仅找回了久违的快乐,更在专业的教育中获得了成长,这份转变让她倍感欣慰。
最后登台的是秋秋妈妈,脸上始终带着温柔的微笑。从孩子确诊起就选择青聪泉的她,经过两天的讲座对ECTA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安静的孩子在键盘上展现出的幽默与才华,让她看到了每个自闭症儿童内心丰富的世界。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陈校长为远道而来的陈谊颁发了特别感谢状。这位优秀的榜样,用他的成长故事为在场的家长和老师们注入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也让所有人更加坚信:在ECTA的指引下,每一颗星星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经过两天的深度交流与学习,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我们由衷感谢许美云老师及其ECTA团队的专业指导,特别感恩陈谊母子带来的生动示范,为所有家庭注入了希望的力量。
在青聪泉这片爱的沃土上,一批批孩子正茁壮成长。每一个成长故事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正是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我们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ECTA不是捷径,而是一条需要耐心与智慧的道路。它如同开启星门的钥匙,需要我们以恒心与爱心慢慢转动。我们衷心期盼更多自闭症家庭能够见证这样的蜕变时刻。